深圳新闻网2024年7月24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宏博)日前,广东省林业局印发《广东省植物迁地保护体系规划(2024-2035年)》(简称《规划》)。《规划》立足于广东省植物迁地保护资源状况和面临的机遇挑战,提出构建“一核引领、三区联动、全域统筹”的植物迁地保护体系空间格局。此外,《规划》对接国家植物园体系,构建国家植物园、区域植物园、乡土植物园三个层级的植物迁地保护体系,属全国首创。
其中,深圳市仙湖植物园与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在《规划》中被列入广东省35个主要植物迁地保护机构名单,并被赋予了明确的发展定位以及结合各自特色的迁地保护职责。
7月初,一则“马未都公司裁员欠薪”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一网友发文称观复文化公司存在裁员80人且欠薪的违法行为。观复文化是一家什么公司?又与马未都有什么关系?
仙湖植物园:重点提升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
7月的仙湖植物园绿意盎然,植物园保种中心基地内,高级工程师杨蕾蕾正与同事们将一批引种自云南的野生植物小心地从冷室内搬运出来进行引种信息记录和物种鉴定。“苦苣苔科,A棚的;兰科,E棚的……”只见她熟练地拿起封装袋,快速精准地辨认出植物科属并交给相关负责同事。“针对不同类群的植物,我们设置了多个温室,并由专门的保种责任人来管理,像我就是B棚的责任人。”杨蕾蕾介绍道。
修剪枝叶、浸泡药水、配土、上盆、编写编号……盛夏的温室内湿热难耐,为保证成活率,杨蕾蕾流利地完成系列操作,在最短时间内将新引种的秋海棠种好。杨蕾蕾告诉记者,因为引种的植物经过长途运输,有时到了温室健康状态已非常差,这时就得立马进行“手术”,将植物健康组织切下进行组织培养,以求最大限度地保住每一个来之不易的物种。
将引种植物定植,只是杨蕾蕾及同事们日常工作之一,她告诉记者,经过努力,仙湖植物园引种植物定植成活率已经可以达到80%以上。据植物园保种中心副研究员杨拓介绍,目前仙湖保育物种已经接近13000种(品种),建成各类植物专类园和保育基地24个,其中苏铁类植物收集240余种,成为世界保育苏铁类最多的植物园之一。
硕果盈枝的迁地保护成果也让仙湖植物园得到了格外的重视,此次印发的《规划》中就提出:仙湖植物园重点提升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建设全球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中心,推动建设世界首个全物种基因组数据化植物园和国家战略植物基因组数据库。
兰科中心: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兰科植物和蕨类植物专类园
就在与仙湖植物园相隔不远的梧桐山麓,兰科中心的蕨类孢子繁育实验室内一片忙碌,工作人员周绍容正小心翼翼地将数百棵仅有2厘米左右的全缘贯众幼苗进行分苗操作。据兰科中心研究员严岳鸿介绍,全缘贯众是产自深圳本土的一种珍稀蕨类,而这批幼苗均为实验室人工扩繁的二代苗。
作为植物迁地保护的重要一环,人工扩繁一直是兰科中心努力攻关的方向之一,学界普遍认为,只有完成“野外引种——人工扩繁——野外回归”一个完整周期,才算对一个物种迁地保护真正获得成功。然而,野生植物不同于园艺品种,多样性的原生境造就每一种植物独特的习性。“1000种植物就有1000种‘脾气’,引种容易,但引种后的养护和扩繁,才是真正的考验。”严岳鸿说道。
为了守护好引种的植物,兰科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在中心的土壤微生物实验室内,记者看到工作人员通过先进的检测仪器对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做分析。“许多植物如各种兰花、蕨类都有特定的共生菌,而这些共生菌对植物的发育和生长往往有着关键作用,研究清楚这些共生菌的种类、特性,对迁地保护的植物后续养护和人工扩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严岳鸿说。通过根际土壤微生物与培养基结合缩短组培周期等关键技术,兰科中心已成功突破多种“难题植物”的人工扩繁。
目前,兰科中心正积极建设“国家兰科和蕨类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累计引种兰科植物超3000种,成功扩繁500余种,引种蕨类植物超1000种,成功扩繁400余种。基于人工扩繁的成功,兰科中心还陆续开展紫纹兜兰、深圳香荚兰、中华桫椤、水蕨等十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野外回归工作,有效促进了这些珍稀物种野生种群的复壮,缓解其濒临灭绝的压力。
高水平的迁地保护工作也得到林草部门的认可配资杠杆炒股怎么样,此次《规划》中明确赋予兰科中心打造国内一流的兰科植物专类园和蕨类植物专类园的使命,同时规划建设广东特有植物专类园。对此,兰科中心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对兰科中心多年来迁地保护工作的肯定,同时也为兰科中心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植物杨蕾蕾仙湖植物园兰科中心规划发布于:广东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